玉米赤霉烯酮(Z)

玉米赤霉烯酮(Z)

中文名称玉米赤霉烯酮(Z)
中文同义词玉米赤霉烯酮(Z);玉米赤霉烯酮质控样品,来自于玉米
英文名称Zearalenone(Z)
英文同义词Zearalenone(Z);cis-Zearalenone;1H-2-Benzoxacyclotetradecin-1,7(8H)-dione, 3,4,5,6,9,10-hexahydro-14,16-dihydroxy-3-methyl-, (3S,11Z)-;Zearalenone Impurity 1(cis-Zearalenone);Zearalenone Quality Control Sample,From corn
CAS号36455-70-6
分子式C18H22O5
分子量318.36
EINECS号
相关类别
Mol文件36455-70-6.mol
结构式玉米赤霉烯酮(Z) 结构式

玉米赤霉烯酮(Z) 性质

沸点600.4±55.0 °C(Predicted)
密度1.168±0.06 g/cm3(Predicted)
酸度系数(pKa)7.58±0.40(Predicted)

玉米赤霉烯酮(Z) 用途与合成方法

玉米赤霉烯酮(Z)是由玉米赤霉菌、禾谷镰刀菌和 兰线镰刀菌等真菌所产生的具有雌激素毒性作用的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耐热性较强,lio °c下 处理lh才被完全破坏。主要污染玉米、小麦、大米、大麦、小米和燕麦等谷物,以玉米的阳性检出率 最高,也可以通过词料污染畜禽类产品。玉米赤霉 烯酮对动物的作用类似于雌激素,会造成雌激素过多。在急性中毒的条件下,对神经系统、心脏、肾脏、 肝和肺都会有毒害作用,主要机理是它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亢奋,在脏器中造成很多出血点,使动物突然死亡。猪是所有家畜中对该毒素最敏感的动物,并且雌性敏感度高于雄性。玉米赤霉烯酮中毒会导致 家畜体重增加缓慢,器官重量发生变化,生育力下降以及行为异常。易造成雌性动物不孕、流产或弱仔, 造成雄性动物雌性化。词料中含有1 mg/kg~ 5 mg/kg的玉米赤霉烯酮就会对动物产生影响。玉米赤霉烯酮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如恶心、发冷、头痛、神智抑郁和共济失调等。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限量为小麦、玉米为60 yg/kg。

安全信息

MSDS信息

玉米赤霉烯酮(Z) 上下游产品信息

"玉米赤霉烯酮(Z)"相关产品信息
Zearalenone4-SulfateAMMoniuMSalt 2-羟基-4,6-二甲氧基苯甲酸 ZearalenoneDisulfateDiaMMoniuMSalt rac2,4-Dimethoxy-6-[[(trifluoromethyl)sulfonyl]oxy]benzoicAcid1-Methyl-5-oxo-9-decen-1-ylEster
主页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旧版入口 | 中文MSDS | CAS Index | 常用化学品CAS列表 | 化工产品目录 | 新产品列表 | 评选活动 | HS海关编码 | MSDS查询 | 化工站点

Copyright © 2016-2023 ChemicalBook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40585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2032676号  

互联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9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编号(京)-非经营性-2015-0073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三级)  营业执照公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站规定,单位或个人购买相关危险物品应取得有效的资质、资格条件。
参考《应急管理部等多部门关于加强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知 (应急〔2022〕119号)》《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