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ChemicalBook首页>CAS数据库列表>8016-06-6

8016-06-6

中文名称 莳萝籽油
CAS 8016-06-6
更新日期 2024/05/23 09:43:10
8016-06-6 结构式 8016-06-6 结构式

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性状略带黄色油状液体。相对密度0.9342,折射率1.4896,比旋光度+65.3°。具有辛香、醇甜香,香气浓郁,香味是温和带点辣味。
EPA化学物质信息Oils, dill(8016-06-6)

应用领域

用途1
可用作调味品,也可用于果香型及非果香型的食用香精中,特别是高档卷烟中的必加添加剂。

常见问题列表

应用
莳萝籽油,用于多种饮食品添加剂,在欧、美洲和东南亚地区比较畅销。以及还有温胃健脾、助消化止腹痛、增加食欲、有助母乳分泌、治疗口臭等功效。其应用举例如下:
一种抗菌除臭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聚丙烯 切片40-50份、聚丙烯酸复合物3-5份、聚丙烯腈纤维3-5份、海泥粉3-5份、珠芽蓼提取物2-4 份、丙烯3-5份、引发剂1-5份、黄槿叶提取物5-7份、羟基酪醇8-10份、偶联剂1-5份、茶皂素 3-5份、莳萝籽油4-6份、竹纤维16-18份。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上述材料按照比例配比后备用;
步骤二、称取配方量加入反应釜中,再加入莳萝籽油0.1~0.5倍重量的辛酸庚酯, 升温至80℃,搅拌30min,得到预混料;
步骤三、步骤二的预混料继续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粒, 获得复合切片,复合切片经干燥后,按常规熔融纺丝法进行纺丝,得到所述的天然抗菌除臭聚丙烯纤维。
生产工艺
莳萝果实进行不同的处理后提油,开沸后控制温度,每30min观察.记录1次出油量,至测定器内油量不再增加止。其预处理方法;①未粉碎、水浸泡与水未浸泡;凡水浸泡者,均在5以上;②I号机粗粉和水未浸泡;④I号机细粉和水浸泡;④I号机粉、水浸泡与水未浸泡。提取莳萝籽油,经加水量约为试样量的5、10、15试验,结果10倍水高于5倍水的出油率,15倍与10倍水的出油率差异不明显。提示加水量应为试样量的10倍以上。新果实的出油率高,旧果实的出油率低,新茎叶的出油率低。据报道莳萝果实的出油率,除与新鲜程度有关以外、还与成熟度有关,即未成熟果实的出油率较高.已成熟果实的出油率较低。
"8016-06-6" 相关产品信息
8000-34-8 8000-42-8 8007-87-2 8006-75-5 8000-66-6 8013-97-6 8016-20-4 8024-37-1 8016-23-7 8015-91-6 8001-61-4 8007-20-3 8015-98-3 8016-21-5 8015-88-1 90028-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