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CD1的启动子和编码序列多样性可能有助于茶叶β-紫罗兰酮的差异积累

2022/8/23 9:31:03
类胡萝卜素衍生的挥发性β-紫罗兰酮对茶叶香气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里,作者通过 UHPLC-APCI-MS/MS 对 13 个茶树品种的茶叶中的 15 种类胡萝卜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13个品种通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PCA(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分为两组,OPLS-DA表明β-胡萝卜素(VIP = 2.89)和叶黄素(VIP = 2.30)的水平是造成两组之间大部分差异的原因。有趣的是,第1组的β-胡萝卜素转化为β-紫罗兰酮的转化率高于第2组,而第1组的β-胡萝卜素含量显着低于第2组。第1组的β-紫罗兰酮含量显着升高. 候选基因(CsCCD1和CsCCD4)的转录水平与β-紫罗兰酮积累的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表明,CsCCD1可能参与了13个品种中β-紫罗兰酮的形成。原核表达和体外酶活性测定表明,与‘舒茶早’相比,‘川黄1号’在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1(CsCCD1)中有一个氨基酸突变,导致‘川黄1号’的β-紫罗兰酮含量显着升高。序列分析表明,‘川黄1号’和‘黄旦’具有不同的CsCCD1启动子序列,导致‘川黄1号’中CsCCD1的表达和β-紫罗兰酮的积累显着升高。这些结果表明,CsCCD1的启动子和编码序列的多样性可能有助于β-紫罗兰酮在不同茶树品种中的差异积累。
1.jpg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331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beta-紫罗酮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