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后的镇痛

2023/2/17 10:08:08 作者:小满

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的开腹手术已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取代。目前,腹腔镜手术因其出血少、 切口小、创伤小、视野好、恢复快、疼痛轻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有关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控制的研究很少,现阶段已进行了一些试验,其目的是减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

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疼痛来源主要包括夹层引起的内脏疼痛、肩部和肩胛骨疼痛以及气腹引起的拉伸疼痛等。子宫从子宫骶神经丛接受原代神经支配,子宫骶神经丛位于子宫骶韧带内侧子宫颈外侧附近,在疼痛传递中起重要作用,所以在妇科腔镜手术后的所有疼痛中内脏疼痛强度,疼痛的强度通常为轻至中度,术后即刻达,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传统镇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阿片类药物不能直接阻断内脏疼痛感受,但是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局部注射却可直接阻断子宫骶神经丛,从而改善疼痛,且无全身不良反应。

罗哌卡因是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剂,其药物作用持续时间为2~8 h,已被证明能有效减轻疼痛而无临床毒性,尤其是心脏毒性,具有较高清除率。与布比卡因相比,罗哌卡因优先作用于感觉神经,而后作用于运动神经,因此适合用于子宫手术后立即镇痛。

为了减少系统性镇痛药的不良反应,探讨行LM患者术中向双侧子宫骶韧带注射罗哌卡因的疼痛控制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研究。该研究分析了一名外科医生在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实施的46例手术,将登记的患者筛选后纳入试验,并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生理盐水组。在关闭腹壁之前,以7.5%罗哌卡因(5 ml)或生理盐水(5 ml)通过腹腔镜注射针注入两侧子宫骶韧带,比较两组患者在注射后2、6、12、24 h的疼痛强度评分。

比较两组患者在注射后2、6、12、24 h的疼痛强度评分.png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疼痛强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罗哌卡因组使用的止痛药剂量少于安慰剂注射组(P=0.035),且罗哌卡因组患者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因此,术中在双侧子宫骶韧带注射罗哌卡因能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247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罗哌卡因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