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塑料抗菌剂

2023/4/20 11:11:40 作者:贝克曼

抗菌剂的种类较多,但选择 ABS塑料抗菌剂时须考虑满足以下条件:抗菌性能优异,广谱抗菌,抗菌具有长效性;安全低毒,不产生耐药性,对环境友好,符合相关法规;能经受塑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强剪切等苛刻条件,与塑料组分相容性较好,并不影响塑料制品 其它原有性能;成本适中,使用方便。

基于以上几点,无机抗菌剂由于具有突出的耐热性(塑料加工过程需要较高的温度,无机抗菌剂的耐热性是其能够大批量应用于工业化大批量制备抗菌塑料的关键)、安全性和抗菌持久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行业,通过实践证明效果比较理想,并且这种优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天然抗菌剂耐热性差,加工使用困难,在塑料中应用难度较大,使用前景不甚乐观;合成有机抗菌剂种类较多,研发势头强劲,可有针对性地筛选与塑料树脂、加工工艺及使用环境相匹配的品种;复合抗菌剂的思路是解决单一抗菌剂的不足,通过两种或多种抗菌剂的协同作用和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综合性能。复合抗菌剂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共混,还涉及到特定的物理手段及化学反应等工艺,该方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探索。

ABS塑料抗菌剂.jpg

抗菌塑料的制备方法

常用抗菌塑料制备方法有直接添加法、抗菌母粒法、表面黏合法、层压法和后加工处理等。直接添加法和ABS抗菌母粒法主要应用于抗菌塑料粒子,即原材料制备,塑料粒子加工过程主要分为混料和挤出工序,在混料段可直接将抗菌剂或抗菌母粒加入高混机,通过物理手段使抗菌剂同其他材料充分混合,提高抗菌剂在塑料中的分散性。表面黏合法、层压法和后加工处理法则主要应用于抗菌产品成型过程中,根据最终抗菌产品的加工过程选择不同的方法。

1. 直接添加法

直接添加法是将抗菌剂直接添加到塑料中,混合均匀后进行成型加工,制得相应的抗菌塑料制品。直接添加法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抗菌剂添加量可以准确控制。缺点是抗菌剂虽然在抗菌制品中宏观分散均匀,但塑料基体中的微观均匀性受材料与抗菌剂相容性及加工工艺的限制,抗菌剂通常以团聚体形式分布在塑料基体中,分散性差,导致抗菌效率降低,为达到同等抗菌效果,通常还需要提高抗菌剂的添加量。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较少采用直接添加抗菌剂的方法。

2. 抗菌母粒法

抗菌母粒法是将抗菌剂和适宜的基体树脂通过挤出造粒制得高浓缩母粒,再以一定比例的母粒与树脂掺混,然后加工成型。经过双螺杆的剪切捏合和制品成型加工过程的再分散,抗菌剂在制品中的分散性以及与基体树脂的相容性得到显著提高。而且在抗菌制品生产中,颗粒状的抗菌母粒不会形成粉尘,对工作环境改善大为有利。抗菌母粒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制备方法。

3. 表面黏合法

表面黏合法制备抗菌塑料是通过在成型模具表面喷洒抗菌剂,使产品表面黏附抗菌剂,形成抗菌制品。有时也用添加了抗菌剂的薄膜或薄片,将其先放置在成型模具内,注塑时将薄膜或薄片黏附在制品表面,从而形成抗菌制品。

4. 层压法

层压法是先将抗菌剂和塑料制备成抗菌薄片,然后将该薄片叠合在需要处理的塑料制品表面,在层压设备上热压成所需的抗菌制品。层压法和表面黏合法一样,都可有效降低抗菌剂用量,控制成本,但抗菌剂成分仅存在于制品表面,需要关注抗菌制品的长期稳定性能。

5. 后加工处理

后加工处理是对成型后的塑料制品表面进行处理,使其具有抗菌性能。目前采用的方法有表面喷镀法和真空溅射表面喷镀法,但设备成本较高,不利于工厂大批量生产。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385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ABS塑料抗菌剂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