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1H,2H,2H-全氟辛基三氯硅烷用于提高钙钛矿膜稳定性

2024/4/23 14:44:56 作者:云霄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器件效率的快速增长对解决其长期稳定性提出要求,长期稳定性使PSC商业化受到限制,其中,暴露于水分中的不稳定性一直是主要问题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可水解疏水分子(1H,1H,2H,2H-全氟辛基三氯硅烷,PFTS)对钙钛矿薄膜进行钝化,建立了双重屏障,阻止其水分降解[1]

1H,1H,2H,2H-全氟辛基三氯硅烷

作用原理

表面水解后的1H,1H,2H,2H-全氟辛基三氯硅烷衍生的低聚物层增加了钙钛矿膜的疏水性,可以作为防止水分入侵的有效屏障。薄膜在湿气中的长期暴露可以形成二次壁,该二次壁存在于晶界处,有利于缺陷钝化,以进一步提高湿度稳定性。这种逐步水解有助于将PSC的开路电压从原来的1.136V提高到1.205V。具有双重阻隔层的PSC表现出优异的水分稳定性,更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以及高达21.34%的最佳光电转换效率。

实验结果

在70%相对湿度下暴露16天后,1H,1H,2H,2H-全氟辛基三氯硅烷改性膜的PL强度约为新鲜膜的PL强度的四倍。这意味着在潮湿的薄膜老化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进一步的缺陷钝化,这被认为是由于未完全水解的PFTS可以通过与渗透的水分反应形成亲电Si-OH键而进一步水解,从而钝化GBs处的缺陷。为了验证钙钛矿膜中PFTS的不完全水解和缩合,对改性膜(PFTS-10,在70%相对湿度下的暴露时间超过15天)进行了XPS深度分布表征。在表面上未观察到Cl信号,表明表面PFTS已完全水解并浓缩形成低聚物(Si-O)。相比之下,XPS光谱显示PFTS改性膜内部有四个Cl 2p峰和两个Si 2p峰,表明存在有机Si-Cl基团,可以进一步与渗透水和 形成Si-OH基团的水分,可深度钝化GBs处的缺陷并保护钙钛矿晶粒。

参考文献

[1] Double Barriers for Moisture Degradation: Assembly of Hydrolysable Hydrophobic Molecules for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High Open-Circuit Voltage.Adv.Funct. Mater.2020,2002639.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37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1H,1H,2H,2H-全氟辛基三氯硅烷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