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纳替尼的适应症与副作用

2024/5/15 10:15:24 作者:谷雨

帕纳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某些形式的CML,即具有T315I突变的CML,对目前的治疗方法(如伊马替尼)具有抗药性。帕纳替尼对这些类型的肿瘤有效。

帕纳替尼

作用机制

帕纳替尼的主要靶点是BCR-ABL,这是一种异常酪氨酸激酶,是CML和Ph+ ALL的标志。CML 的特征是由于产生 BCR-ABL 蛋白的遗传异常,骨髓产生的白细胞过度且不受调节。在产生过多白细胞的慢性阶段之后,CML 通常会演变为更具侵袭性的阶段,例如加速或急变危象。Ph+ ALL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种亚型,携带产生BCR-ABL的Ph+染色体。它的病程比CML更具侵袭性,并且通常采用化学疗法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组合治疗。因为这两种疾病都表达BCR-ABL蛋白,这将使它们可能对波纳替尼治疗敏感。在95%的CML患者中检测到 BCR-ABL。CML患者目前接受一线治疗尼罗替尼和/或达沙替尼,尽管22-33%的患者由于不良反应、治疗失败和其他原因在两年后停止治疗。

适应症

根据几天前在年度ASH会议上报告的PACE II期试验结果,帕纳替尼于2012年12月14日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耐药或不耐受CML和Ph+ ALL患者。由于批准是在FDA加速批准计划下,申请人需要进行额外的研究。

基于这些额外的研究,FDA于2016年完全批准并更新了标签,以包括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没有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指征。还批准了T315I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T315I阳性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副作用

150名患者出现了心脏血管(21% 的患者)、外周血管(12%)和脑血管(9%)动脉闭塞。6%的患者出现了静脉血栓栓塞。最常见的全级别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69%)、皮疹(63%)、腹痛(48%)、疲劳(47%)、头痛(43%)、动脉缺血(42%)、皮肤干燥( 42%)、便秘(41%)、关节痛(32%)、恶心(28%)、发热(26%)、周围神经病变(24%)、肌痛(24%)、四肢疼痛(23%)、背部 疼痛(21%)和腹泻(20%)。 此外,还报告了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病例。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7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帕纳替尼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