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叔丁氧羰基-3-羟基-1-金刚烷基-D-甘氨酸的合成

2024/5/20 8:47:25 作者:曼尼希

简介

N-叔丁氧羰基-3-羟基-1-金刚烷基-D-甘氨酸是一种含有氨基、羧基、羟基和金刚烷骨架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其结构中的叔丁氧羰基(Boc)是一种常用的氨基保护基团,可以在化学反应中保护氨基不被其他基团攻击;而金刚烷骨架则赋予了该化合物高度的稳定性和刚性。此外,甘氨酸作为一种天然氨基酸,赋予了该化合物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1]。

 图1N-叔丁氧羰基-3-羟基-1-金刚烷基-D-甘氨酸的性状

图1N-叔丁氧羰基-3-羟基-1-金刚烷基-D-甘氨酸的性状

合成

将二碳酸二叔丁酯(1.022kg;4.68mol)加入到(αS)-α-氨基-3-羟基三环[3.3.1.1]癸-1-乙酸(式2)的一部分溶液(477.5g;2.12mol)中。将该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用pH稳定滴定仪使用10N NaOH将pH调节至10并保持在10。当剩余的起始材料少于1.0%时,在加入Boc2O后4小时反应完成。用35%H2SO4将混合物的pH调节至~8,并向混合物中加入i-PrOAc(5.0L)。然后用35%H2SO4将混合物的pH调节至2.0,并在该pH下保持5-10分钟。加入二钙石(250g);将混合物搅拌约10分钟,然后在Buchner漏斗中通过滤纸上的Dicalite垫(250g)过滤。将Dicalite垫进一步用2.5L i-PrOAc洗涤。用10N NaOH将滤液的pH调节至8。在沉降1小时后,包括界面的有机层被丢弃。向水层中加入i-PrOAc(7.5L)。用35%H2SO4将混合物酸化至pH~2,然后加热至约40°C并在温和搅拌下保持4小时。分离各层并保存有机提取物。用i-PrOAc(3.75L)提取具有界面的水层,并在400C下2小时后再次分离各层。用i-PrOAc(3.75L)再次提取具有界面的水层,并在40°C下2小时后分离各层。合并的有机提取物(15L)通过蒸馏浓缩至~4.5L。然后在10-15分钟内向该溶液中加入庚烷(~10L),同时将温度保持在~82-89°C。将反应器夹套温度设置为70°C,并在此温度下保持1小时。冷却后不久发生结晶。然后将反应器夹套温度设定为40°C,并在此温度下保持30分钟。将悬浮液冷却至环境温度,然后进一步冷却至0-5°C。在0-5°C下搅拌一小时后,过滤产物。产物用庚烷(2.5L)洗涤,然后在40°C下真空干燥,得到N-叔丁氧羰基-3-羟基-1-金刚烷基-D-甘氨酸,产率607.0g,88%[1-2]。

参考文献

[1]程青芳,张金彪,王静文,等.一种合成沙格列汀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3-羟基-1-金刚烷基-D-甘氨酸的方法:CN 201410195327[P][2024-05-14].

[2]王安民,陈英杰,陶铸,等.N-叔丁氧羰基-3-羟基-1-金刚烷基-D-甘氨酸的合成[J].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4, 26(4):5.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11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N-叔丁氧羰基-3-羟基-1-金刚烷基-D-甘氨酸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