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Japanese   Germany   Korea

马齿苋

2022/4/24 18:09:23
拼音:Mǎ Chǐ Xiàn 英文名称:purslane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无毛,高10-30cm。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国内各地均有分布。该种为药食两用植物。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中国南北各地均产。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命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饲料。

  • 马齿苋 马齿苋
  • 马齿苋菜 马齿苋菜
  • 马齿苋提取物 马齿苋提取物

植物形态

马齿苋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肥厚多汁,通常匍匐无毛;圆柱形茎下部匍匐,上部略能直立;茎分歧甚多,带有紫红色。肥厚的倒卵状楔形叶子对生,先端圆形,全缘;夏季开淡黄色小花;蒴果圆锥形,盖裂。李时珍说“其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利似苋”,因此得名。

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马齿状,长1-3厘米,宽0.6-1.5厘米,顶端圆钝或平截,有时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叶柄粗短。花无梗,直径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端,午时盛开;苞片2-6,叶状,膜质,近轮生;萼片2,对生,绿色,盔形,左右压扁,长约4毫米,顶端急尖,背部具龙骨状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黄色,倒卵形,长3-5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合生;雄蕊通常8,或更多,长约12毫米,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花柱比雄蕊稍长,柱头4-6裂,线形。

化学成分

马齿苋全草含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多量钾盐(包括硝酸钾、氯化钾、硫酸钾和其他钾盐)。还含多巴,多巴胺,甜菜素,异甜菜素,甜菜式,异甜菜甙,草酸,苹果酸,柠檬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以及葡萄糖,果糖),蔗糖等。

药用价值

中医用地上全草入药。味甘酸、性寒、无毒。功效为清热解毒,散血消肿,除湿止痢,利尿润肺,止渴生津。 主治痢疾、痈疮肿毒、臁疮、消渴生津、小便不通、白喉、久咳、蛲虫、男性阴囊湿疹、妇女赤白带下、子宫出血、痔疮出血、乳疮。在希腊的民间马齿苋用于便秘和泌尿系统炎症的治疗。古罗马的老普林尼认为马齿苋的药效很好,以至于建议大家佩戴马齿苋以驱邪 (《博物志》 20.120)。

食疗价值

⑴马齿苋芡实瘦肉汤

马齿苋50克,芡实100克,瘦猪肉15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将马齿苋摘去根、老黄叶片,用清水洗净,切成段;瘦猪肉切成丁,芡实洗净。把马齿苋、芡实、瘦猪肉丁同放入净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滚,再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食用时加入精盐、味精调味。

【功效】该品有清热解毒、祛湿止带功效,适用于湿热下注、带下色黄、黏稠味臭、小便短黄、口渴口苦、舌红苔黄、脉滑者,亦可用于湿热泄泻、痢疾等。

⑵糖醋马齿苋

【制作】马齿苋200~250克,食醋30克,白糖适量。马齿苋洗净后,煎取浓汁250克,去渣,加入食醋、白糖适量,调匀后即可饮用。以上为1日量,1次或2次空腹温热饮用,连服3天为一个疗程。如需要进行第2、第3个疗程,可间隔半月再服。

【功效】该品有驱虫功效,适用于小儿钩虫病。

⑶马齿苋炒鸡蛋

【制作】马齿苋60克,鸡蛋4个,精盐、料酒、花生油、酱油、味精各适量。将马齿苋用温水泡10分钟,摘去根、老黄叶片,清水洗净,切成段,备用。把鸡蛋打散,加入马齿苋调匀,加精盐、料酒、酱油、味精调味。炒锅洗净,加花生油,烧热,将马齿苋和鸡蛋倒入锅内炒熟,趁热佐餐食用。

【功效】该品有清热解毒、止泻痢、除肠垢、益气补虚功效,适用于治疗久痢。 

临床应用

1、治疗热毒血痢,与粳米煮粥,空腹服食,如马齿苋粥(《圣惠方》);治疗产后血痢,《经效产宝》单用鲜品捣汁入蜜调服;治疗大肠湿热,腹痛泄泻,或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者,可与黄芩、黄连等药配伍。

2、治血热毒盛,痈肿疮疡,丹毒肿痛,可单用本品煎汤内服并外洗,再以鲜品捣烂外敷,如马齿苋膏(《医宗金鉴》);也可与其他清热解毒药配伍使用。

3、治血热妄行,崩漏下血,可单味药捣汁服;若用治大肠湿热,便血痒血,可与地榆、槐角、凤尾草等同用。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是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配合您删除信息或是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