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脂酸镁的润滑机制

2024/5/20 15:35:56 作者:云霄

硬脂酸镁又名十八酸镁,是硬脂酸脂肪酸的镁盐。常在片剂、胶囊剂和粉末剂中作为润滑剂使用。它的特性包括以下3种:抗粘性、增流性、润滑性。许多产品如果不使用硬脂酸镁,就可能出现颗粒流动性差,压片时粘冲、涩冲等现象。本文将介绍硬脂酸镁的润滑机制。

硬脂酸镁

通常,润滑机制有四种:流体动力润滑、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混合润滑和边界润滑。前三种润滑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与液体润滑剂的使用有关。在制药行业中,最常用的机制是边界润滑机制。

所谓边界润滑,通常是指润滑剂在两个颗粒表面之间形成薄膜以减少摩擦。

在结构上,产生边界润滑的润滑剂通常是具有活性端基的长链分子,例如硬脂酸及其金属盐。

从微观角度看,一般认为硬脂酸镁的润滑作用是由于分子中的极性金属部分粘附于粉末或者颗粒表面,而非极性碳氢化合物部分定向地从颗粒表面排向邻近的粉末、颗粒或者设备表面(如压力机冲模或胶囊填充机冲杆),从而达到润滑的效果。

从宏观角度看,硬脂酸镁可以用作润滑剂原因之一是其片状晶体结构,这些片状晶体结构层会在混合的过程中从重叠状态中被分开,由于其粒径较小,可半连续性地覆盖于单个颗粒或者设备表面。在压片或填充的过程中,颗粒表面的硬脂酸镁和可与模具表面结合,在药物颗粒和模具之间形成一层膜,减少模具和药物颗粒、片剂在移动过程中的摩擦,从而达到润滑的效果。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31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硬脂酸镁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